常州市委党校“红博士”志愿送党课进基层

 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工程,常州市委党校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、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的要求,注重将党校职责优势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、与党员志愿活动开展相融合,组建“红博士”志愿宣讲队,常态化将精品优质党课资源义务选送到基层一线,打通党员教育“最后一米”。


  建立一支专业队伍,打造“好课程”。依托全市党校系统专业师资力量,组建了一支由10名专业博士为核心成员,4名教授、16名副教授为骨干力量,30多名党员教师积极参与的“红博士”志愿宣讲队。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、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,策划组织“同庆七一·共话初心”“常学党史·常习思想”“严纪律·转作风·强党性”等义务送教送课活动百余场次。常态化组织党课交流研讨、观摩评比、示范引领,形成“学以致讲、以讲促学、讲学互动”精品优质党课生成机制,初步构建了涵盖理论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、忠诚教育、党章党规党纪党史教育等的党课名师名课资源库。


  拓展一批基层平台,传播“好声音”。强化与县区组织部门、党校的联动合作,在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、楼宇党建阵地、龙城红色驿站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等因地制宜设立“秋白讲堂”“社区党校”等平台阵地,构建起上下衔接、左右联动的党员教育格局,扩大党的“好声音”传播半径。探索“互联网+党课”新模式,走进龙城红色直播间,借力“党课开讲啦”线上平台,搭建“微课堂”、实施“微传播”,把大报告、大课堂变成短报告、小课堂,实现党课宣讲由“一时一地”拓展为“随时随地”。注重党课话语体系、表达方式转换,创新红色音乐党课、红色场馆沉浸式宣讲、先进人物访谈式党课等形式,将“学术语言”变为“群众话语”,真正把党课讲到党员群众心坎里,让党员群众坐得住、听得懂、听得进。

  完善一套宣讲机制,形成“好办法”。集中授课与分散送教同步,面向基层党员群众制度化开展集中辅导,针对偏远地区和特殊行业,组织轻骑兵、小分队,深入企业车间、走进田间地头、来到项目工地按需送教。主题宣讲与定制服务并举,既有共性化、普适性的主题,又有分众化、个性化的党课,每年将课程菜单寄发给基层党组织供自主选择,提供“点餐式”、定制化服务,因人施教、有的放矢、精准传播。义务送教与基层调研结合,主动用好每次党课机会,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、红色资源开发利用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方生动实践等课题调研,助推教师教研咨能力提升和党史党建学科建设,实现党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双向奔赴。

(责任编辑:李兴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