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情日记】乡村治理片段

3月18日,丝丝春雨中,走访了五联村辖的丹金村,现选三个与乡村治理有关的片段与大家分享。

 

片段一  脊梁

姜国强,老党员,曾当过大队长,白发皓首。见面后,开门见山,直抒已见。丹金村离乡镇卫生院约十余里,赤脚医生制度终止后,村里无医疗点。不通公交,看病难,农村医保实行后,需定点就医,转院手续复杂、报销难。残疾村民陈向敏家生活特别困难,希望帮助解决。交谈半小时,姜老一句话都未提及自己和家人有何困难。交谈中,姜老还特别提到村里凡遇重要事项都须经老党员讨论把关通过后,才能执行。

拳拳之心,一心为公,一心为他人。乡村治理离不开,迫切需要有更多这样的脊梁。

 

片段二  中坚

五联村副社长高琴同志随我们走访。高琴同志常州旅游学校大专毕业,今年三十出头。丹金村不是她包干联系的村,然而在走村串户中,她嘴甜,叫得出村民姓名,进得了门,拉得了家常。一句话,同村民很熟悉,关系很热络,亲和力强,接地气。

乡村治理中这样的中坚力量在不断涌现。

 

片段三  精准扶贫要有紧迫感

陈向敏是从贵州嫁到丹金村,丈夫因病去世数年,有一儿子28岁,个头矮小,思维不太正常(暂不能确认智障)。陈家低矮的两间小平房,在村里显得很“寂寞”。房子差且家徒四壁,但收拾得很干净,看的出女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。陈只有一条腿,现定为三级残废,没有残疾人补助,全家无正常收入,以前曾享受过低保,但又被取消了,陈介绍说,上面有政策,家庭中银行存款超过三万就不能享受低保待遇。

老党员姜国强的呼吁,现场的走访,陈向敏家的困难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。

精准扶贫,精准识别,精准施策。类似陈向敏家的境遇,迫切需要精准扶贫,解决一户就少一户,社会就多一份和谐。